暂时还没有人报名哦
中华煎茶道是我国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,于唐代时期,起源于泰山灵岩寺,鼎盛于中晚唐,至南宋随点茶道兴起后,煎茶道逐渐消匿。
陆羽《茶经》奠定煎茶道的基础 ;
皎然确立“茶道”之名 ;
常伯熊润色《茶经》,致力茶道实践 ……
中华煎茶道研习班(初阶)• 泰山
第 19 期 课程讯息
04月27 . 28 . 29日,3天
【课程安排】
Day1:煎茶道理论;正坐练习;折叠茶巾、抹拭茶碗;煎茶道器具介绍;一只茶碗煎茶法修习。
Day2:唐代茶经、唐代煎茶诗词介绍;茶釜煎茶法修习。
Day3:综合练习;考试。
【学习费用】3000元/人(不含食宿)
【招生名额】6人/期
我们坚守的是平常,一碗茶汤里,具足了一切,能够以平常的状态延续在生命中。
——周知一老师
正坐练习、折叠茶巾、抹拭茶碗 、投茶润茶、调盐调姜、听水止沸…… 心念在自己的调服下顺畅地运行,千山万水的灵气随一叶草木汇聚于心。
【学习地点】泰山上书院
地处泰山正阳面,著名旅游景点天外村和普照寺之间,下有五贤祠,上有三阳观,具备自然景观与文化气息浑然天成之妙。
学习中华煎茶道,
品尝天心小院的素食,
茶香雅趣、丝竹管弦、清泉欢畅……
一碗茶汤中,心性如实、澄明!
中华煎茶道 - 导师介绍
【导师】马守仁
中华茶道文化研究会会长
中华茶道----南山流 宗主
字守仁,号南山如济,别署冷香斋主人、如济居士、煎茶翁等。着有《岭上多白云》、《冷香斋煎茶日记》、《无风荷动--静参中国茶道之韵》等茶文化著作。并有“中国茶道美学初探”、“茶道与琴道”、“茶道与诗式”、“宋代《禅苑清规》中的茶汤煎点礼仪初探”、“唐代煎茶法略说”、“茶艺漫谈”等多部论文发表。生平无它好,唯嗜茶、书而已。读书之余,坐而瀹茗;煎水之余,起而读书,以为人生乐事,不过如此。曾有诗句曰:人生有真味,跌坐瀹茶汤。亦日常生活之写照也。
【导师】周知一
中华煎茶道学会会长
泰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
泰山一枝莲生活文化品牌顾问
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倡导自利利他、自觉觉他的智慧生活。追求在当代生活中的“善用”之道,追寻以茶、香、琴、中医、书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高雅生活的真实意义。近几年与几位中国文化笃行者一行,相继创办了黄山屯溪“屯蒙学舍”、歙县“竹山书院”、泰安“泰山上书院”、“妙有书屋”等传统文化修习机构,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孜孜不倦。
作为一个对泰山有浓郁感情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,周知一老师要求自己把弘扬中华煎茶道作为人生责任的一部分!
【导师】孙慧群
中华煎茶道学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
歙县雄村(安徽)竹山书院 督学
泰安市一枝莲生活文化有限公司 总经理
致力于中国传统生活文化领域十年之久,精通茶道、香道、古琴等领域,2014年跟随马守仁老师学习中华煎茶道,并兼任总计18期中华煎茶道培训班助教。
【助教】妙毓
中华煎茶道注重“实用”与“体悟”并行,
通过煎一碗茶来训练自己,
拥有清净、自然、从容的内心,
并外化成一种优雅自在的生活状态。
将此一生,践行在一碗茶汤的澄澈和执著里!